当前位置: 首页>> 行业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新闻资讯

行业资讯
去库存快,玉米不但要继续种,还要好好种

    2016年年底,国内玉米库存超过2亿吨,2017年年底或将降至1亿吨左右,2018年年底或将降至8000万吨左右,2019年……2020年......
    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价标准,2.1亿~2.2亿吨玉米消费量国家合理的库存水平在3600万吨~4000万吨。如果未来两三年我们的玉米消费维持当前增速、产量和进口保持当前水平,两三年后玉米库存将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的合理水平。

    国内玉米市场长期笼罩在库存高、产量高、进口高的“三高”阴影下。2015年9月18日,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、农发行等联合发出通知,下调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,这成为玉米价格下跌的导火索。经过两年的调整,当前玉米库存、产量、进口情况如何?
    根据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数据和预测,2015年玉米产量2.24亿吨,进口317万吨,消费1.94亿吨,结余3370万吨;2016年产量2.20亿吨,进口246万吨,消费2.11亿吨,结余1121万吨;2017年产量2.16亿吨,进口100万吨,消费2.21亿吨,结余-457万吨。可以看到,随着产量和进口量双双降低、消费量增长,2017年当年产量加上进口量不足需求,消耗库存457万吨。
    另外,根据美国农业部11月预估值,中国2017年玉米库存1.01亿吨,2018年库存将减至7865万吨,降低21.9%。尽管当前玉米依然维持高库存,市场仍将保持供大于需格局,但产不足需。
    玉米库存、产量、进口都下降。这个变化也体现在价格上。玉米产区批发均价,2015年1870元(吨价,下同),2016年1550~1650元,2017年1600~1700元;进口玉米到岸税后均价,2015年1598元,2016年1650~1750元,2017年1650~1750元。2015年国产与进口价格差距大,2016年和2017年接轨甚至更低;2016年国内价格触底,2017年开始反弹。
    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价标准,衡量库存水平是否合理的一个参考指标,是期末库存等于国家年消费量的17%~18%。按此计算,2017年、2018年国内消费量的17%~18%在3600万吨~3800万吨和3800万吨~4000万吨的水平。如果我们的玉米消费维持当前增速、产量和进口保持当前水平,两三年后库存将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的合理水平。
    详细罗列上述数据进行分析,想表达的观点是:我们的玉米生产已经趋于合理,两三年后将要通过增加产量来满足消费继续增长的需求。所以,玉米必须要种。
    玉米种植有生产管理相对简单、物质投入相对较低的特点,在大多数区域都可种植,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;从多种大田作物的比较效益来看,未来玉米仍是效益较稳定的作物。
    让价格回归市场,引导生产和要素结构调整是经济规律使然。玉米产业未来的发展重心将不是种植结构调整,而是合理调控市场、改变政策支持方式和转变发展方式。
    回到问题的出发点,玉米要种,但种好则需要玉米全产业链各方的努力,提高玉米单产水平,提高商品玉米品质,提高机械化水平,降低生产成本。如果我们的价格和品质都可与进口玉米比肩,届时,市场怕的不会是进口玉米的冲击,而会是出口玉米量大!

Webpage Copyright(c)2009 All rights reserved

湖北楚创高科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: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2号关谷总部国际2号楼29层     鄂ICP备19015505号-1
特别声明: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湖北楚创高科农业有限公司所有    技术支持:中国种子信息网     登录管理

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99号